#3為什麼節能家電一補二十億,弄半天才全部全額補助初評

台灣人還是有「大有為政府」的迷思,美國人不信賴政府,這和美國自大英帝國獨立有關,但這是持續國家競爭力的密方。

我們補助節能家電一補就台幣二十億,換成耐震初評可能評25萬棟,全台113萬棟1997年前計設的合法但可能不耐震的建物就有二成處理掉,節能補助一下就過,原規劃一年補助500棟初評(2015/7/9)全評完要2000年,美濃地震傷亡上百人後提高到2000棟初評(2016/2/11),全初評完也要500年,後同意全部補助(2016/2/18,老屋健檢內政部將全額補助耐震初評),截發本email止更擴大為1999年設計的房屋都在補助初評之列。

內政部原規劃一年補助500件初評(2015),後提高到2000件(2016/2)也是杯水車薪全評完要 500年,應促進私人自主,委由技師公會或專業技師進行初評或詳評,再以逐年提列抵繳房屋稅來進行(初評費用100%抵稅,詳評費用50%抵稅)。最後內政部同意全額補助初評,但仍循申請核定流程,實比不上自主進行抵稅來得機動與效率。

比如我家是老公萬一支梯10戶,初評要8000元,一戶800,當年抵房屋稅(比如房屋稅5000抵個800還是要再緻4200),113萬棟一下子就初評完了。

113萬棟若要初評約90億台幣,這分到全台對地方政府的稅收來說也是極少的稅收減少(2012,2013房屋稅每年都收約600億),但帶來極大的效益,依過往經驗初評過的建物約有7成需進入詳評,即約80萬棟建物要進行詳評,以一棟建物十五萬起詳評費用,以費用50%抵稅來算,地方政府的房屋稅收入少600億,中央地方分年攤提,一年也影響不到一成。

詳評後要進入補強的建物依過往經驗(依我過去十來年進行耐震評估與審查的經驗)又約佔7成,一平方公尺補強費用含設計監造約台幣4千,這些過程最後會有很多建物進入都更(拆除重建),且有明確的風險評估(即地震來多大你的房子就完了你還要堅持不重建嗎),進入重建後,對地方政府又生出新的財源。

這之間可能會有的雜音是我們技師作詳評是不是太好賺?覺得好賺你來作。耐震詳評工作要有技師執照的專業才能進行,工作千頭萬緒,我曾在三天內執行五棟不算大的耐震能力詳細評估工作,把妻兒都送去渡假,當第三天結束時,我覺得我需要的是一輛救護車。耐詳工作不但困難繁雜,且充滿高度風險,這考驗著評估技師的專業與風險耐受度。

台灣住宅強制地震險亦是需改革的標的,其「齊頭式」的費率(1350元/年)與理賠上限(150萬不論房子大小),根本是吃大鍋飯的作法。

地震險費用針對耐震評估「未進行」應有一個較高的費率且保額較低,而評估與補強後保費遞減,且保額提高,而貸款利率亦視地段與結構耐震能力授信,比如你買房子有詳評過的可貸8成利率2%,連初評都沒作的只有6成且利率3%,這才是促成私有建物自行進行評估與補強或重建的動力與誘因。

當未評估或評出是不耐震的結果進入補強或重建,這些過程豐富了保險業,工程顧問業與建築營造業的業務與景氣,最後豐富了台灣人的生活,我們終於可以像享受健保(目前)一樣可以安心住在任何一棟只要領有使用執照的建物內了。

為什麼節能家電一補二十億,弄半天才全部全額補助初評?看守內閣算了一下發現不過花幾十億(中央地方分攤),再來的詳評和補強讓新政府去跳腳吧,這就是下一個我們面臨要處理的議題。

但簡單一算初評費用全台要近百億,詳評費用要上千億,補強費用要上兆,這比當年2008金融風暴時的消費券還好用!且是資本支出不用像消費券的費用支出,這就靠技師公會的努力推動了,為了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和長治久安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章魚哥電子報之四,技師兼職的不當限制

章魚哥電子報之八,租牌的經濟分析

可兼職後的機會與挑戰之二,我可怎麼兼職,牌費是否會減少?併看對總體經濟的影響